律政司林定國6月21日在《香港國安法》公布實施五周年論壇致歡迎辭,提到「法律的生命在於經驗」。他認為要準確理解及運用任何法律,都必須經過實踐累積經驗。維護國家安全是一項持續恆久的憲制責任,順理成章,必須展望未來,探討如何繼續完善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確保有充分的法律工具,及時和有效防範、制止和懲治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和活動。
特區政府舉辦《香港國安法》公布實施5周年論壇,他非常榮幸中央港澳辦主任、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及行政長官李家超發表主旨致辭,以及中聯辦主任周霽,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張勇,駐港國安公署署長董經緯,外交部駐港公署特派員崔建春,解放軍駐港部隊司令員彭京堂致辭。
夏寶龍主任的重要講話,不但回顧了過去五年實踐經驗,更為未來維護國家安全工作定下非常清晰的指引。
林定國藉此難得的機會,在下午的發言中,分享自己對《香港國安法》及維護國家安全的一些看法。經過五年實踐,香港已經建立起穩固的國安執行基礎。然而,既然維護國家安全是一項持續行之久遠的憲制責任,香港仍需細心思考未來工作的重點與方向。在他看來,當中最關鍵的,甚至可以說是最重要的工作方向,就是要正確處理好安全與發展的關係,積極推進改革創新,努力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他指出,人們常常比喻發展和安全是一體之雙翼、驅動之雙輪。 一輛車要平穩在路上飛快奔馳,兩個輪子必須大小直徑相同,必須由橫軸等設備確保滾動的速度及方向一致。一隻鳥要在天空上翱翔,一對翼的大小必須相若,拍動的頻率、速度及方向亦必須一致。
他說,維護國家安全是頭等大事,沒有商量的餘地;在當前異常複雜多變的地缘政治環境下,香港受到某些敵對國家和勢力不公平、不合理的打壓,對於面對的國家安全風險,實在亦沒有本錢半點鬆懈,但這絕不等於我們追求的是絕對安全。去年通過的《維護國家安全條例》採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對國家安全的定義,強調國家安全是指「國家政權、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人民福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國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對處於沒有危險和不受內外威脅的狀態…」, 最重要用的字眼是「相對」而非「絕對」。掌握這個基本概念對確保安全和發展的良性互動至為關鍵。
他又說,要做好安全和發展的良性互動、動態平衡,其中一個必要之舉,就是嚴格堅守《香港國安法》第四條和第五條所定下的法治原則,以及尊重和保障基本人權自由的要求。只有這樣,方可令香港市民大眾安心學習、工作和生活,全心全意、團結一致,共同尋求突破和變革,克服面前種種的挑戰。也只有這樣,方可令其他國家地區人士願意和渴望來香港學習、工作和生活,貢獻他們的力量。
他強調,《香港國安法》第一條的第一句,明確指出制定該法律的首要目的,是「為堅定不移並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 要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 ,香港必須在維護好國家安全的前提下,通過變革和發展,在觀感和實際上,鞏固及增強香港在金融、貿易、航運、法律、教育、文化等眾多領域作為一個真真正正的國際中心地位,同時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發揮不可替代的戰略作用。
他總結,維護國安,不只是法律人的責任,更需要年輕一代傳承使命、積極參與,讓國安教育走進不同群體、扎根社會各界。第二個環節「任重道遠 ——青年人共負使命護國安」,是一個新嘗試,可以說是一個創舉。他親自落場,與江旻憓、莊雅婷和丁子朗三位為人熟悉、在各自領域取得亮麗成就的年青人展開對談。
3位嘉賓的經歷讓眾人看到,維護國安是一種社會共識、集體責任,而每一個市民從生活小節中都能做得到。無論是劍擊、演藝還是社區工作,背後都建基於一個穩定、安全、可預期的環境。這正是國家安全的真正意義,保障每一個人都能安心生活、自由發揮潛能,當中國家對香港的支持更是無限而堅實。
今年特別加入新環節,推出「香港國安法——守護與希望」社交媒體帖文創作比賽,今早進行了頒獎。他欣喜地見證多位青少年在推廣國家安全知識方面,展現出積極參與與非凡創意,足見國安教育已在年輕一代中扎根。
下午的環節還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香港、澳門基本法委員會研究室主任楊兆業發表主題演講,以及兩個座談環節,第一個環節題為完善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長城,由內地和香港法律權威及專家參與的座談環節,由王鳴峰博士主持,熊秋红教授、陳弘毅教授及江樂士教授回顧《香港國安法》的立法原意及背景,亦深入探討《香港國安法》與《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等法律如何在兼容互補下有效維護國家安全,同時展望香港國安法律制度未來的發展。